老年病又称老年疾病,是指人在老年期所患的与衰老有关的,并且有自身特点的疾病。人进入老年期后,人体组织结构进一步老化,各器官功能逐步出现障碍,身体抵抗力逐步衰弱,活动能力降低,以及协同功能丧失。
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容易引发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尿毒症等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 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如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 140/90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眼花、胸闷、乏力、夜尿多等症状,但有些患者没有自觉症状,因而高血压也被称为“无声杀手”。中年以上人群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血压水平,特别是在工作紧张、劳累等感觉不舒服时要及时测量血压。
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盐饮食、超重和肥胖、身体活动不足、高血脂、吸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以及高龄、遗传因素等。
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不典型症状有皮肤瘙痒、反复感染、疲倦乏力、伤口不容易愈合等;有些患者无明显症状。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长期高血糖可引起眼、心、血管、肾、神经等多种器官损害或功能衰竭,导致残疾或者过早死亡。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糖尿病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不合理饮食(如高热量饮食、高盐饮食等)、缺乏运动、超重和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以及年龄增长、遗传等。
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使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严重时可猝死。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
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和超重、吸烟、饮食不合理(如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饮食,过量进食等)、心理因素(如抑郁、焦虑、严重失眠等)等。
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泛指脑部血管的各种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其中脑梗死和脑出血是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言语不清、听不懂别人的讲话、口角歪斜、肢体瘫痪、头晕、走路不稳,严重者可昏迷不醒。脑梗死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头痛少见;脑出血多在清醒或活动状态下起病,伴头痛、恶心、呕吐,部分患者有剧烈头痛。脑出血最常见的是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凶险,病情变化快,复发率比较高。
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长期高血压,冠心病、心房纤颤等,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酗酒、缺乏体力活动、饮食不合理(如长期摄入过多盐、肉、动物油等),以及高龄、遗传因素等。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长期高血压以及高龄、遗传因素、脑血管畸形、脑肿瘤、服用抗凝药物等。
老年病,预防更重要!
防治老年病的措施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开展适合老年人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合理膳食。
首先,在饮食方面,应尽可能平均分配一天的摄食量,做到少食多餐,不漏餐。每日至少三餐,若一日四餐、五餐更佳,每顿饭只吃八、九分饱;应食用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低盐的食物,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的蔬菜和水果,并且要有足量的优质蛋白,海鲜类食物由于含有较高的胆固醇,不宜多吃;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喝刺激性强的饮料。这样不仅可预防多种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还能使精力充沛;戒除吸烟等不良嗜好,避免有害刺激;避免长期卧床以及呼吸道感染,便秘,过劳,跌倒及其他细心意外刺激发生;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做到对老年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此外,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保护心血管,还可以防止骨质疏松,减轻精神压力。对老年人来说,有氧运动是最适合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跳舞、骑自行车等。锻炼时应遵循从低到高,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同时要注意根据季节和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运动时间每周三次到五次,每次或相加在30分钟以上,且锻炼的时间尽量选择在下午和晚上。如果清晨锻炼,则不宜空腹进行,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能帮助保持合适的体重、预防多种严重的老年病。已经患病的老年朋友在自身努力和医生的帮助下也可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